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“气水双效补能”新工艺在江汉油田应用成功!

“气水双效补能”新工艺在江汉油田应用成功

时间:2025-09-30 05:31:11 来源:微不足道网 作者:综合 阅读:632次

潜江新闻网讯(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琼艳 通讯员 黄慧 韩玲)近日,气水江汉油田潭761-斜13井在采用“前置CO2+人造底水油藏”气水双效补能新工艺后成功放喷,双效获高产8.6吨工业油流,新工为后期该区块的艺江用成效益开发提供了新思路。

潭761-斜13井是汉油江汉油田潭口区块的一口碳酸盐岩油藏大斜度井,旨在动用潜3410韵律碳酸盐岩地质储量,气水为后期储量落实、双效工艺评价、新工井网部署等提供依据。艺江用成

技术人员发现前期碳酸盐岩油藏常规采用分段压裂改造,汉油存在成本高、气水试采产量递减快等缺点。双效针对这些问题,新工技术人员借鉴了“人工油气藏”的艺江用成理论技术,即对油气区采取压裂、汉油注入与采出一体化的方式进行改造开发。“在末端我们采用压驱和试油段前置CO2的集合方式,通过事先注入的液体在油藏底部形成人造‘底水’,由于重力作用,推动原油向井筒方向流动,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。”江汉油田工程院实验中心负责人徐毓珠说。此种方式不再依赖大规模的压裂液注入补充能量,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。此外,针对水平储层中的弱渗流区,技术人员通过“极限密切割+极限限流射孔”工艺,用桥塞将水平井分割成很多小段,对每个小段进行分别压裂,将弱渗流区充分改造为高渗流区,进一步提升采收率。

施工过程中,技术人员强化现场质量管控,把好液体质量关,派专员在混砂车上实时取样,采用新型粉剂在线混配减阻水体系,实时监测和调控液体粘度,施工全过程做好一段一策,提升压裂时效,施工速度从每天1段提升为每天2段,降低施工周期,进一步控制施工成本。

(责任编辑:热点)

相关内容
  • 福莱特高层度报告:扎根光伏玻璃 即将迎来景气周期,企业新闻
  • 第五届中国白茶大会举行
  • 好戏连台 厦门暑假演出市场“星”光璀璨
  • 廖强调研全县农业农村发展情况 宿松新闻网
  • “最不像程序员的程序员” 每周练歌十多个小时
  • 川普關稅警告信一波波,輝達市值破4兆!為什麼華爾街這麼樂觀?|天下雜誌
  • 州青联积极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
  • 定了!明年起,禁止使用
推荐内容
  • 中国中车首个飞轮储能项目并网
  • 泉州以“数”为笔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
  • 我在42歲才懂的20個致富秘訣:真希望22歲時就知道|天下雜誌
  • 客厅佛堂装修布置图片
  • 9月1日施行!国家发改委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》印发
  • 泉州市食安办发布提示:夏季科学防范食源性疾病